《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1课《乡下人家》。

教材分析:

《乡下人家》是一篇描述“乡村生活”的精读课文。那简朴的农舍前,挂满瓜架的是青、红的瓜,朴素而艳丽的各色的花,屋后一片青翠的竹林,母鸡率领着小鸡们在林中悠然地觅食,鸭子在河中嬉戏……文章语言清新,充满诗情画意,富有生活情趣,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写作手法上,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勤劳、热爱生活的美好品质。

设计意图

1、指导学生抓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四年级下册课标中有一个学习要求,即初步学会理解课文的几种方法,如:抓住重点句段阅读,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等等。本课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阅读,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对文章的重点段落反复阅读与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够使学生很快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对于较难理解的及作者的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都要重点来阅读、理解。如:作者通过对动植物拟人化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对“探”字的理解,对鸡的描写,纺织娘唱歌等等,都写得非常生动、形象,不仅要在充分的读中感悟,还要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2、《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面对这样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章,我引导学生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抓住一条主线,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我加强了朗读的指导,安排了多层次的朗读,指名读,自读品味,精读感悟,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加深学生对乡下人家那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的理解,让学生与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积累好词佳句。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看图对比感受、抓住关键词品词析句,积累语言、想象画面的方法感受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美。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

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景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从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了解了课文主要内容,这节课咱们就跟着陈醉云爷爷再次走进这充满诗情画意的——乡下人家。先请大家看看这些图,回忆课文描写了哪些幅田园风景画?

【课件出示:长藤绿叶瓜架–春雨竹笋鲜花–院里鸡群觅食–小桥流水戏鸭–傍晚门前吃饭–秋虫伴人入眠】

生回答,师将标题出示在黑板上。

2、谁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说说乡下人家留给你的总体印象?

【课件出示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板书:独特、迷人)

生:齐读中心句。

3、过渡: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品味那独特、迷人的美。

二、指导学习,总结方法。

1、明确学习目标:【课件出示学习要求:先请同学们默读第一段,画出这幅画面中最能体现乡下人家风景独特迷人的句子,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瓜藤攀檐的独特迷人,用一两个词写出你的感受,再美美的读一读。】

2、学生自学,指名交流。【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3、师指导:乡下人家用什么做装饰,这装饰真是和咱们在城市里生活相比,独特在哪呢?

【课件出示:城市建筑装饰插图】

4、引导想象:是啊,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青、红的瓜,构成了乡下人家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展开想像的翅膀:春天来了,小草从土里钻出来了,柳树发芽了,你仿佛看见棚架上——长啊长啊,夏天来了,棚架上——那秋天到了呢?——【指名回答】

5、你们看,这些装饰它从发芽到开花到结果慢慢地成长,随着时令在变化,你又体会到了什么?这些装饰有——【指名回答】

与那些死气沉沉的大狮子和气派的大旗杆相比,这些充满生机的瓜和藤做装饰真是别有风趣啊!6、师生合作读。【板书:别有风趣】

7、小结:在这一小节的学习中,同学们能抓住关键词,展开想象感受到这瓜藤攀沿图可真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啊!

【副板书:学法:抓关键词,运用对比,大胆想象】

二、自主学习,点拨指导

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画面来体会。自读体会: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了乡下人家散发着的独特、迷人的美?

(以下教学环节的设计为预设,实际教学中,以学生的发言为主线,教师的点拨、指导适当地穿插其中。)

第二幅图:鲜花春笋图

1、穿过这瓜架,让我们来到屋前的场地上,看看那儿还有什么独特、迷人的风景?

2、学生朗读相关语句。【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

3、看来,这门前的鲜花把你的目光吸引住了,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这幅画面的独特、迷人?

(1)“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

师:我们来欣赏欣赏。【课件出示图片】

师:这些鲜花是农村里最常见的,却开得如此旺盛。真是“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课件点红】

师:再读读看,你还读出了什么?

(2)“依着时令,顺序开放”

生:自由发言,表达感受。

师:【课件点红】是呀,一年四季都有鲜花陪伴,这农家小院真是迷人!谁来读?

一生尝试朗读课文,其他同学闭目想象画面。

师评价:在你的朗读中我们仿佛看到了百花齐放的画面。多么独特的农家风光呀。

4、过渡:乡下人家时时刻刻都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惬意,让我们在春姑娘的带领下,来到屋后的竹林中。

【课件出示: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5、师:漫步竹林中,你最喜欢什么呢?

如生读第一句,【课件出示竹子这一句: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

师:自己再读读看,【课件出示描写竹子的两句: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如生读春笋的。师:读了这句,你能告诉大家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

生:自由发言,表达感受。

师:告诉我,你们那么快从地里钻出来想看什么?能不能把“探”换成“钻”“冒”“长”?

【课件点红:探】

生回答

师:说得多好,淘气的竹笋娃娃,请你读读。带上动作,感受这份充满生机的美景吧!

生带上动作朗读。【板书:生机盎然】

6小结:屋前鲜花开,屋后春笋冒,乡下人家简直成了一个天然的植物园,这真是一幅独特迷人的田园风景画啊!

第三幅图:竹林鸡群觅食

师过渡:再看看课文,你还能从哪些画面感受到这份独特、迷人呢?

1、如生说鸡【课件出示课文第3段】

师:指名读,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受?

评价:多么温馨的一家人呀!谁来读!

2、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自由发言,表达感受。【板书:慈爱温馨】

师:有了这浓密的竹林,这空阔的场地,乡下人家自然总要要养几只鸡,所以说,引读:“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男女生合作读。

3、小结:威风的雄鸡,忙碌的母鸡,可爱的小鸡,生活得多么欢畅啊!这真是一幅独特迷人的田园风景画啊!

第四幅图:小桥流水戏鸭

1、乡下人家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引读“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课件出示课文第4段】

2、这些鸡啊,鸭啊为什么能这么自在呢?可以看出,乡下人家对这些鸡鸭怎么样啊!

3、指名读,读出这份喜爱。【板书:悠闲自在】

4、读得真好!难怪啊,第三段的开头这样的强调——【课件出示:鸡,乡下人家照例是要养几只的。】那乡下人家照例除了养鸡养鸭之外,还会养什么呢?那么他们在乡下人家又是怎么生活的呢?你能不能学着课文的样子,也用一两句话来写一写你熟悉的一种。可以自个写开头,也可以用第三段的开头。

5、生自由练写。交流片段

6、师根据学生交流评价。从你们的片段中,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了——这真是一幅独特迷人的田园风景画啊!

第五幅图:院落晚餐图

1、我们刚才跟着作者的脚步来到乡下人家的房前屋后。时间过得真快,此时太阳已经落山了,正当我们准备回去的时候,热情的乡下人家邀请我们留下来吃晚饭。

2、【课件出示第5自然段】指名读。

师:此时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呀?(随意地走向学生中间,亲切地问)

师:在这种环境下吃饭,你有什么感受?

生:自由发言,表达感受。

师:能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生:尝试朗读。

师:口中品着美食,眼中赏着美景,心中想着丰收,心情能不舒畅吗?

师:谁再来读?

生:尝试朗读,抒发情感。

3、天上红云片片,鸟儿鸣声啾啾,周围花儿朵朵,屋后绿竹摇摇,身边微风习习,晚餐笑声串串,这样“天高地阔”【课件点红】地吃饭,能说不独特、迷人吗?【板书:天高地阔】

生:齐读本段。

4、【课件出示乡下人家吃晚饭的图片】这就是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这样的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变红:自然、和谐】

师:谁能通过朗读把这幅自然、和谐的画面展示在我们眼前?

生:指名一人读(配乐)。

师评价:你们真棒,这一幅幽雅、恬静的画面,怎能不激起我们对乡下人家的向往之情?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有景有人,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多么生动有趣的田园风景画啊!

5、配乐齐读。

第六幅图:秋虫睡梦图

1、秋天的夜晚,如果住在乡下人家你还能听到什么?【出示第6自然段】

师:那你来读一读。

生:尝试朗读。

师:你听出来了吗?纺织娘仿佛在说些什么?

生:自由发言,表达感受。

师:指导朗读。

2、师:这纺织娘的歌声,分明是一首丰收之歌。怪不得辛苦一天的人们,连他们的梦也如此甜蜜。请你们通过朗读表达出这份甜蜜。

生:齐读。

3、小结:夜晚的乡村没有城市间的灯红酒绿的情景,没有城市的喧哗热闹,有的只是一片宁静。真是独特啊!【板书:宁静甜蜜】

三、归纳写法,总结全文。

1、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乡下人家的房前屋后走了一个来回,你们再快速的扫读课文,作者写了哪些时候哪些季节的风景。

课件出示:【不论白天、傍晚、夜晚,不论春天,夏天,秋天,他们的     都有一道       的风景。】

2、尽管构成这些风景的都是一些非常普通的事务,可是作者抓住了他们的特点,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运用了恰当的表达,也让我们分明感受到了这些普普通通的事物中也都蕴藏这独特、迷人的美。

让我不由得想把这些画面编成一首诗:【课件呈现】

长藤架上青红瓜,春笋鲜花群争艳,群鸡悠闲自在游,小桥流水鸭欢戏,晚餐夕阳鸟来伴,秋夜草虫入梦甜,美不过乡下人家!

四、拓展阅读,实践练习。

1、师:作者离家那么多年,但是依然不能忘怀他的家乡,可见,他是多么的热爱他的家乡啊。其实,古今中外有很多描写田园风景的文学作品。请同学们读一读阅读链接的《在天晴了的时候》,然后说说你的阅读感受。

生:各自有感情地朗读《在天晴了的时候》。

生:汇报阅读感受。

2、这些作品描写的是几十年前的乡下风景画。现在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又有怎样独特迷人的风景呢?想不想去新农村感受感受呢?那课后咱们就可以开展一次“走进田园”的综合性学习。

板书设计:

21、乡下人家

(独特    迷人)

瓜藤攀岩图——别有风趣

春笋鲜花图——生机勃勃

鸡群觅食图——慈爱温馨

鸭群戏水图——悠闲自在

院落晚餐图——天高地阔

秋虫睡梦图——宁静甜蜜

教学反思

《乡下人家》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描述“乡村生活”的精读课文。那简朴的农舍前,挂满瓜架的是青、红的瓜,朴素而艳丽的各色的花,屋后一片青翠的竹林,母鸡率领着小鸡们在林中悠然地觅食,鸭子在河中嬉戏……文章语言清新,充满诗情画意,富有生活情趣,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写作手法上,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勤劳、热爱生活的美好品质。在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 抓中心为主线

陈醉云的《乡下人家》结构清晰,语言朴实自然,读起来有清风拂面之感,这篇文字没有较难理解的词句。在教学中,我始终围绕一条主线:“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抓住能体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风景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在头脑中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然后交流品味。这样就使整个教学结构清晰、合理,教学过程流畅。

二、学法指导,读写结合

四年级下册有一个学习要求,即初步学会理解课文的几种方法,如:抓住重点句段阅读,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等等。在教学中我注重了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课文。“青瓜绿藤”画面中,学生在石狮子和瓜藤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的对比中,感受到别有风趣一词的含义。“雨后春笋”一段抓住一个“探”字,通过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如果你是小笋芽,从土里探出头来,看见了什么?会说什么?”使学生体会到拟人化手法运用的巧妙。在随后作者描写乡下动物的片段中设计仿写的环节,让学生将作者的写作手法内化为自己的感悟。

三、多层次朗读,深入感悟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我安排了多层次的朗读。课伊始,我安排学生自由读,边读边画写体会,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品读感悟环节通过指名读、评读、男女生赛读、抓住重点词感悟读、齐读、引读等方式交错使用,最后的欣赏读、配乐读,把读贯穿由于整个教学的始终。这样不同层次的读,加深学生对乡下人家那朴实、自然和谐的乡村生活的理解,让学生与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也提高了朗读能力。

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感觉效果比较理想。我在课堂学习中进行合理的组织、安排和引导,整节课学生都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生的兴趣也浓厚,收获很多。美中不足的是,我在整堂课的教学中,一直引领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自然和谐,对学生的仿写没有做重点指导,如果能课前多收集农村动物生活的画面,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素材,那么学生的对乡下动物与人和谐生活的感受会更加深刻,对乡下人家的生活了解得就更深入了。

十堰外国语小学   闫蕾